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杨剑达的相关内容

杨剑达的相关内容

发表时间:2024-08-11 23:17:59 来源:网友投稿

唱《松花江上》老兵泪流满面让更多素未谋面的人知道杨剑达的,正是那段他唱《松花江上》的视频。今年3月以来,云南卫视、凤凰卫视等多家电视台的节目多次播放过这一片段。镜头中身在缅甸密支那的杨剑达,脸上布满老年斑,声音已经沙哑,眼眶发红,却仍能清晰地唱出那首从“九·一八”后就广为传诵的《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我那无尽的宝藏,流浪……”唱到末句“爹娘啊,什么时候”,老人戛但是止,身体发颤。当时在场的孙春龙说,那句“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他最后实在已经没办法再唱出来了”。1944年,就是唱着这首歌,入编驻印远征军的杨剑达,和50多名怀着保家卫国志向的华侨青年,投奔了“十万青年十万军”的远征军。杨剑达没想到,仗打完了,他们却回不来了。遥望家乡的漫长岁月里,和爹娘相聚最终成了再无可能补救的遗憾。异域的岁月杨剑达常常唱起《松花江上》。他说他留给儿子的,只有这首歌了。●期待远征军老兵渴望认同与尊重杨剑达80岁的弟弟,这次也从兰州赶到深圳,同留在梅州的妹妹,人到老年的三兄妹终于团聚。2005年,杨剑达曾与兰州军区的弟弟见过一面。他弟弟是抗美援朝老兵,加入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兄弟拥抱的时候,杨剑达感到,“半个多世纪的恩怨情仇结束了。”在密支那,还有杨剑达的一些战友不愿回来,因为没有人能够回答他们:当初作为抗战英雄被送往战场,如今是以什么身份回来?长期和老兵打交道的孙春龙,深深了解他们的纠结:他们需要认同和尊重。发起“老兵回家”活动后,每一位在孙春龙帮助下归国的老人,都收获了迟到的掌声。每当在边防官兵的热烈欢迎中入境,他们总是情绪激动,和杨剑达一样,坚持回敬军礼。杨剑达的回家之行得到了众多人的援助。孙春龙在微博张贴杨剑达回程的费用,仅1小时,9项费用就被网友全部认捐。返缅甸的费用也将通过微博募集。家乡人民为归来的游子奉上了深情厚谊。深圳“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自费组织接待,安排老人在粤行程,并将杨剑达在广州的38师战友梁振奋、柯愈金、陆家昌接到深圳相见。9月3日,杨剑达将携两儿一女回梅州认祖归宗。尽管最后仍要返回缅甸,居住了67年的异域已经成为第二代的故乡,但是在杨剑达自己的家乡,亲人们仍保持着73年前他离开时的房间摆设,期盼他归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