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庞统为什么在知道落凤坡有埋伏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对战

庞统为什么在知道落凤坡有埋伏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对战

发表时间:2024-08-12 07:04:09 来源:网友投稿

庞统命丧落凤坡是《三国演义》的剧情,不过新老两个版本的三国对其有不同的解读。

老版三国和原著情节差不多。刘备和刘璋撕破脸皮厚,庞统急于建功,便建议刘备立即进攻雒城。此时诸葛亮写信劝刘备谨慎行事,但刘备执拗不过庞统,只好同意。庞统让刘备走大路,自己走小路。而他并没有提前预料到张任会在小路设有埋伏,反而认为这样可以出其不意。

刘备在临行前还特意把的卢马送给了庞统,没想到让庞统成了活靶子,实实在在坑了庞统一把。当庞统得知小路名为落凤坡时,才意识到这里是他的葬身之地,不过想要撤退已经来不及了。

张任大喊“骑白马者为刘备!”于是庞统被射成了筛子。

庞统死后刘备召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从荆州支援,最终拿下了益州。

新三国则将这一剧情进行了大胆的修改。

刘备和刘璋撕破脸皮后苦于出师无名,想要退兵。庞统为了让刘备下定决心,决定用自己的死来激起他的斗志。

庞统提前将遗言写好,放在身上,并主动要求自己走小路,让刘备走大路。临行时庞统坐骑受惊,刘备将的卢马送给庞统,以示安慰。最终庞统故意走进张任设下的埋伏圈从容赴死。庞统死后魏延将他沾满鲜血的遗书送给了刘备。

刘备读后大哭,便下定决心和刘璋决一死战,最终拿下了雒城。

#三国风流人物#庞统与诸葛亮并称为“卧龙凤雏”,当时,司马徽对他们二人的评价是:“卧龙凤雏,两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由此可见庞统的才能并不在诸葛亮之下。

那为什么庞统还去送死呢,当年在落凤坡的时候,庞统明知前面有埋伏,庞统依然选择前进,简直就是送死,一点反抗都没有。

在年少时庞统并不出名。又或许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吧。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庞统二十岁的时候,遇到了司马徽,且二人相谈甚欢。

司马徽被庞统的才能所震惊,便说道:“南州士子再没有一人可以与庞统相比。”从此,庞统也渐渐地被人们所熟知,而司马徽也算是庞统的伯乐了吧。因为得到了司马徽的赏识,庞统终于得到了一些重用。

庞统非常注重道德修养,对老人、小孩的照顾也十分的重视。所以当他称赞别人的时候通常会言过其实。有人觉得奇怪,便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觉得:这个世上的好人永远比坏人少,而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帮这群行善之人建立信心,从而,促使他们去帮助更多的人。

当年庞统一直都不肯出山,用他的话说,他还没有找到明主,不值得他出山。

鲁肃赞他:“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诸葛亮赞他:“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直到庞统遇到了刘备,并且考验了一下刘备,看刘备是不是真的像传闻中一样,以仁义满天下。经过一番试探,刘备真是名副其实的仁义之道,并且刘备礼贤下士邀请他,庞统为此非常的感动,就选择了刘备。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