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疏不间亲的典故

疏不间亲的典故

发表时间:2024-08-12 10:06:39 来源:网友投稿

拼音:shūbùjiànqīn,

释义: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出自《管子·五辅》。

中文名:疏不间亲拼音shūbùjiànqī

近义词远不间亲、疏不谋亲

含义: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关系疏远的人不能离间关系亲近的人。

出处:《管子·五辅》:“夫然,则下不倍(背叛)上,臣不杀君,贱不逾贵,少不凌长,远不间亲,新不加旧,小不加大,淫不破义。凡此八者礼之经也。”

典故:战国时期,魏文侯想选拔合适的相国,召占卜师李克进宫听取是选翟黄还是选魏成子,请他为他占卜并请他提意见。李克看出其中的用意,就避而不谈说:“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间亲。我一个外人不好去评论此事。”

例句:《韩诗外传》三:“魏文侯欲置相,召李克问曰:‘寡人欲置相,非翟则魏成子。愿卜之于先生。’李克避席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问亲。臣外居者也不敢当命。”’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