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皇极经世书的年表

皇极经世书的年表

发表时间:2024-08-14 05:17:20 来源:网友投稿

《皇极经世》“经世”,始于公元前2577年,止于公元1023年,时间跨度为3600年。其中有人事标注者,则始于公元前2357年“唐尧”,止于公元963年宋太祖建隆四年,时间跨度为3320年,此即邵雍所谓之“中间三千年”。可用下表简要概括《皇极经世》“以运经世”的内容:巳会180运—|—2149世(公元前2577年——2548年)||—2155世(公元前2397年——2368年)||—2156世——甲午(公元前2367年)||||—甲辰(公元前2357年)“唐帝尧肇位于平阳……”||—癸亥(公元前2308年)唐尧五十年|—2157世——甲子(公元前2337年)“唐帝尧二十一年”||—癸巳(公元前2308年)唐尧五十年|—2158世——甲午(公元前2307年)“唐尧五十一年”||—癸亥(公元前2278年)虞舜八年|—2159世(公元前2277年——2248年)|—2160世(公元前2247年——2218年)午会181运—|—2161世——甲子(公元前2217年)“夏王禹八年”||—癸巳(公元前2188年)“夏太康”······|—2266世——甲午(公元934年)“后唐闵帝从厚元年”|||·||—己未(公元959年)“周征契丹……赵匡胤近位检校太傅”||—癸亥(公元963年)|—2267世(公元964年——993年)|—2268世(公元994年——1023年)这“中间三千年”的历史大事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纠正了前史中的一些错误。司马光向皇帝进《资治通鉴》,时当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已是邵雍去世后七年。邵雍与司马光过从甚密,二人必当于学术方面有所切磋。邵雍的《皇极经世》对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当有一定的影响,而皇帝准许司马光借用之龙图、天章阁、三馆、秘阁书籍,邵雍亦当引为参考。邵雍《安乐窝中一部书》及《书皇极经世后》之诗作于公元1072年(邵雍时当62岁),由这几首诗可知《皇极经世》成书时间及其大致内容。至于今见《皇极经世》中“以元经会”及“以会经运”之内容,我们亦可整理作两张简表:“以元经会”简表:日(元)甲1月(会)子1星(运)甲1至亥10辰(世)子1至亥120甲11至亥20辰(世)子121至亥240甲21至亥30辰(世)子241至亥360丑2星(运)甲31至亥40辰(世)子361至亥480甲41至亥50辰(世)子481至亥600甲51至亥60辰(世)子601至亥720寅3星(运)甲61至亥70辰(世)子721至亥840甲71至亥80辰(世)子841至亥960开物星己76甲81至亥90辰(世)子961至亥1080卯4星(运)甲91至亥100辰(世)子1081至亥1200甲101至亥110辰(世)子1201至亥1320甲111至亥120辰(世)子1320至亥1440辰5星(运)甲121至亥130辰(世)子1441至亥1560甲131至亥140辰(世)子1561至亥1680甲141至亥150辰(世)子1681至亥1800巳6星(运)甲151至亥160辰(世)子1801至亥1920甲161至亥170辰(世)子1921至亥2040甲171至亥180辰(世)子2041至亥2160午7星(运)甲181至亥190辰(世)子2161至亥2280甲191至亥200辰(世)子2281至亥2400甲201至亥210辰(世)子2401至亥2520未8星(运)甲211至亥220辰(世)子2521至亥2640甲221至亥230辰(世)子2641至亥2760甲231至亥240辰(世)子2561至亥2880申9星(运)甲241至亥250辰(世)子2881至亥3000甲251至亥260辰(世)子3001至亥3120甲261至亥270辰(世)子3121至亥3240酉10星(运)甲271至亥280辰(世)子3241至亥3360甲281至亥290辰(世)子3361至亥3480甲291至亥300辰(世)子3481至亥3600戌11星(运)甲301至亥310辰(世)子3601至亥3720甲311至亥320辰(世)子3721至亥3840闭物星戌315甲321至亥330辰(世)子3841至亥3960亥12星(运)甲331至亥340辰(世)子3961至亥4080甲341至亥350辰(世)子4081至亥4200甲351至亥360辰(世)子4201至亥4320“以会经运”简表:寅会之中“开物”始76运(901世公元前40017年)——90运卯会91运——120运辰会121运——150运巳会151运——180运至180运2149世始以干支纪年,至2156世甲辰(公元前2357年)标注“唐尧”,2158世甲辰“洪水方割命鲧治之”、癸丑“徵舜登庸”、乙卯“荐舜于天命之位”、丙辰“虞舜正月上日舜受命于文祖”,2159世癸未“帝尧殂落”、丙戌“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2160世丙辰“荐禹于天命之位”、丁巳(公元前2224年)标注“夏禹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至2160世末癸亥(公元前2218年)为禹七年。午会181运——210运其中181运2161世——190运2280世末为干支纪年,人事标注始2161世癸酉(禹十七年)“舜陟方乃死”,止2270世丁巳(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邵雍去世年)。191运——210运只列运数。未会211运——240运申会241运——270运酉会271运——300运戌会301运——315运(戌会之中“闭物”,始公元46384年)《皇极经世》卷

一、 卷二“以元经会”的内容只列世数而不及年。每世为一列两卷内容总4320列。自2157世列下记“唐尧二十一”至2270世列下记“宋仁宗三十二”,为有帝王纪年内容。如果继续往后推:1894年为2298世之始,当清光绪二十年,1924年为2299世之始,当中华民国十三年,1954年为2300世之始,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年,1984年为2301世之始,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六年……《皇极经世》“以会经运”内容的时间跨度为86400年(公元前40017年——公元46383年),人事标注自公元前2357年“唐尧”至公元1077年“宋神宗十年”,时间跨度为3434年。“开物”至“闭物”之始总计86400年,“开物”前有27000年,“闭物”后有16200年,合计129600年。显然有了邵雍元会运世之说,以“以运经世”的内容即可反推出“以会经运”及“以元经会”的内容。其间人事纪录都是起于唐尧肇位而终于后周显德六年。只不过纪时有长短、纪事有详略之不同而已。我们从邵雍的有关诗中得知,其所谓的《皇极经世》的内容是“中间三千年”的历史大事记。又从其弟子张岷的记述(《张岷述邵雍行略》:先生治《易》、《书》、《诗》、《春秋》之学,穷意、言、象、数之蕴,明皇、帝、王、霸之道,著书十余万言,研精极思三十年。观天地之消长,推日月之盈缩,考阴阳之度数,察刚柔之形体,故经之以元,纪之以会,始之以运,终之以世。又断自唐、虞,迄于五代,本诸天道,质以人事,兴废治乱,靡所不载。其辞约其义广;其书著,其旨隐。)邵雍“著书十万余言”,则进一步得知原本《皇极经世》必不是今见之冗长版本,除却《观物篇》(程颢《邵雍先生墓志铭》:有《问》有《观》,以饫以丰。)数万字之外,原本《皇极经世》也只能是“经世”的“三千年”历史大事记内容。由此可见今见之《皇极经世》中之“以运经世”及《观物(内)篇》是为邵雍亲笔著述内容,而其余则为其子邵伯温辑入并有所扩展之内容。四库馆臣谓邵雍之书“能明其理者甚鲜”,其原因则在于“其书浩繁”,而邵雍弟子张岷则称邵雍著述“其辞约,其义广”,显然矛盾。究其根本“浩繁”的原因就在于邵伯温的整理过程中加入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其祖父的声音律吕之作,又扩展了“以元经会”及“以会经运”的版面,遂使得是书积板达“千三百余板”。如此焉能不“浩繁”?《四库全书总目·皇极经世书提要》《皇极经世书》十二卷,宋邵雍撰。邵子数学本于李挺之、穆修,而其源出于陈抟。当李挺之初见邵子于百原,即授以义理性命之学。其作《皇极经世》,盖出于物理之学,所谓《易》外别传者是也。其书以元经会,以会经运,以运经世,起于帝尧甲辰至后周显德六年己未。而兴亡治乱之迹,皆以卦象推之。朱子谓“《皇极》是推步之书”,可谓得其要领。朱子又尝谓“自《易》以后,无人做得一物如此整齐,包括得尽”;又谓“康节《易》看了,却看别人的不得”。而张岷亦谓此书“本以天道质以人事,辞约而义广,天下之能事毕矣”。盖自邵子始为此学,其后自张行成、祝泌等数家以外,能明其理者甚鲜,故世人卒莫穷其作用之所以然。其起而议之者则曰,元会运世之分无所依据;十二万九千余年之说近于释氏之劫数;水火土石本于释氏之地水火风,且五行何以去金去木?乾在《易》为天,而《经世》为日,兑在《易》为泽,而《经世》为月,以至离之为星,震之为辰,坤之为水,艮之为火,坎之为土,巽之为石,其取象多不与《易》相同,俱难免于牵强不合。然邵子在当日用以占验,无不奇中,故历代皆重其书。且其自述大旨亦不专于象数,如云“天下之事,始于重犹卒于轻;始过于厚犹卒于薄”,又云“治生于乱,乱生于治。圣人贵未然之防,是谓《易》之大纲”,又云“天下将治,则人必尚于义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于利也。尚义则谦让之风行焉;尚利则攘夺之风行焉”,类皆立义正大,垂训深切。是《经世》一书,虽明天道而实责成于人事,洵粹然儒者之言,固非谶纬数家所可同年而语也。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