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成败归因对教师的教学启示是什么

成败归因对教师的教学启示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8-14 13:23:47 来源:网友投稿

1.作为教师在为学生归因时:多做内部的可控归因,即努力程度的归因少做外部不可控归因,即运气、工作难度等归因。

2.在归因时注意归因因素的顺序:首先对学生进行努力程度因素的归因。无论一个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功还是失败,教师对其进行努力程度的归因,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对成功者可以体会到付出就有回报,激发学生进一步认真、努力学习的动机。对失败的学生,也不会带来自尊心上的伤害,让学生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取得进步,。其次对学生进行能力因素的归因。这在实际教学中要慎用。对成功的学生,能力因素的归因可能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也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的骄傲和自负,对后续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而对失败的学生而言,可能会导致学生获得"习得性无助",对学生失去信心,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最后才是其他因素的归因。进行这些因素归因时,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的特点,不可错用、乱用,防止因教师的归因不当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出现。

3.作为教师,正确的运用归因理论,可以区别的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对能力弱、努力程度高的学生应该及时表扬;对能力强、努力程度低的学生应该适当批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