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在古代如何形容神童

在古代如何形容神童

发表时间:2024-08-14 17:44:45 来源:网友投稿

神童又称圣童、奇童、天童、或资优儿童,是对天资聪颖、才赋优异的儿童的一种称呼。

据记载,神童“任延,年十二,为诸生,显名太学中,号为任圣童。张堪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杜安年十三入太学,号奇童。黄香年十二博学经典,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据《太平广记》记载:南北朝有一位神仙童子元嘉,可以“一心六用”: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口诵经史,目数羊群,兼成四十字诗,足书五言一绝。唐高宗显庆六年(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旧唐书》载:“(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刘晏年幼时号为神童,形状狞劣,宰相张说称他为“国瑞”。《儿世说》、《幼童传》、《世说新语》、《太平广记》都记载有大量有关神童的著述。王安石的《伤仲永》就是一篇探讨神童问题并警世的散文,他强调:“彼(方仲永)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矣。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意即强调后天的教育比个人天赋更为重要。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