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什么的高度概括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什么的高度概括

发表时间:2024-08-14 18:17:52 来源:网友投稿

孔子的八字主张,是他就当时祭祀的一般原则而发的,所以只能放到他关于祭祀食物要求和祭祀饮食规矩的意见中去了解。

孔子主张祭祀之食,一要“洁”,二要“美”(视祭祀者条件而定),祭祀之心要“诚”,有了洁和诚,才符合祭义的“敬”字。“精”“细”二字,要放到孔子的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条件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精者,善米也”孔子主张的“精”是鉴于一般人常食粗砺的脱粟,主张祭祀应选用好于砺米的米。“脍”是肉类切后生食的,为使生肉尽可能除腥味,就必须切的薄些,细些,味道才能更可口,也便于咀嚼和消化。孔子的论述正体现了他主张恪守祭礼食规以示敬、慎洁、卫生的完整思想和文明科学的进食原则。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