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的地名叫什么
新疆一名来自清朝,主要是指玉门关以西,巴尔喀什湖以南,里海以东的广大区域,1821年正式命名为新疆,含义是“去而复归的疆土”,而不是“新开辟的疆土”,1884年正式建省。
在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之前,新疆在中国史书上没有记载。根据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等史料记载以及考古资料分析,大致在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逐步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过渡。各种资料都清楚地显示: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再到铁器时代,一直至秦汉之纪,已有很多部落、民族在西域各地游牧聚居,繁衍生息,例如天山北部地区的塞人、羌、大月氏(音支zhi)和乌孙人,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以畜牧业为主,故被称之为“行国”;在天山以南、昆仑由以北租葱岭以东地区,则居住生活着许多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居民和部落集团,人们将他们称之为“城郭诸国”。《汉书·西域传》中所谓的“西域三十六国”主要是指这些“城郭诸国”。上述的所谓“行国”或“城郭诸国”与我们现代具有严格的组织机构与政治意义的国家是俨然不同的,只能是一些以绿洲或草原地域,为单元的地方或民族名称,是我国古代某些部族或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生产为单位的某种生存方式。例如“城郭诸国”中,最小的单桓“国”,只有 27户,194口人,充其量只是一个环绿洲而聚居的村庄而已。至于那些游牧民族的“行国”,逐水草而行,连固定的疆域都没有。不仅如此当时这些‘西域诸国”,如同史书所言:“各存君长,兵众分弱,无所统一。”所以秦汉以前,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新疆从来就没有过由某一部族或民族建立的统一的所谓地方政权组织。所以春秋战国时代的新疆,在当时的中国人口中,是没有名字,或者像《穆天子传》中所记载的。以群玉山、西王母之邦来称呼。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