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蒋颖叔帅熙河其二秦观赏析
赏析:先看首联,“天马葡萄隔玉门,汉廷谁更勇如尊。
”天马,指古西域国的大宛马,汗血宝。马。和“葡萄”一样,都是当时西域的代称。用具有西域色彩的意象,将我们的思绪带到遥远的边地。“隔”是相隔,“玉门”自然是玉门关,通往西域的门户。第一句用一个“隔”字既写出了西域的遥远,玉门关就已经很遥远了,西域与内地之间还隔着一个玉门关呢!同时也暗示玉门关在防御外族入侵方面的重要性。下一句“汉廷谁更勇如尊”,王尊是汉代勇士,早年曾严厉清剿境内盗匪。出任护羌将军后,在一次护送军米途中,逢羌人叛乱,被羌叛军数万包围,王尊于是率军数千出击,击溃叛军。这一句以汉比宋,以反问形式赞赏蒋颖叔勇如王尊,期望值很高。 第二联回到送别现实中来,“行台晓日屯千骑,祖道春风属一樽”。行台台省在外者称行台。魏晋始有之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北朝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唐贞观以后渐废。金、元时,因辖境辽阔,又按中央制度分设于各地区,有行中书省(行省),行枢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分别执掌行政,军事及监察权。这里指大臣出巡所驻之地。“千骑”形容人马很多。这一句极写蒋颖叔出征声势浩大,大清早的行台前就聚集了大量的人马,只待一声号令,万马齐出,这是大背景。下一句写送别的气氛和场景,“祖道春风属一樽”,“祖道”指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设宴送行。《荆轲刺秦王》中也有类似的场景,“太子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只不过那时是悲壮,这里是慷慨激昂、令人振奋。“春风”指融合的气氛,“属”意为“一样”。因为抱着必胜的信念,“祖道”和融合的气氛一样都在这一杯酒里了。送别场景的描写至此告结。 颈联一转,开始嘱托,劝告。“莫许留犁轻结好,便令瓯脱复游魂。”“莫许”就是不许,和尾联的“要须”相应,两个祈使句,一否定,一肯定,语气非常坚定!“留犁”本是古时匈奴人使用的饭匕(饭匙),这里代指西夏人。“结好”意为交结,亲近。“瓯脱”本指古代少数民族屯戍或守望的土室,放鹰,不置人,后来才演变为安排屯戍士卒住进去。于是“瓯脱”就是屯戍之人,这里是指宋军屯戍士卒。“游魂”很形象,比喻漂泊不定,到处游荡的人。这两句劝告蒋颖叔千万不要轻易与反复无常的敌人讲和!否则有可能再次让我们的戍边将士成为孤魂野鬼。 尾联“要须尽取熙河地,打鼓梁州看上元”表述更是直接。要须必须。没有回旋的余地。尽取全部收回。没有商量的余地。打鼓意为击鼓。梁州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古九州之一,“东据华山之南,西距黑水”(《书·禹贡》孔传)东从华山之南,西到黑水一带,今汉水流域,陕西汉中地区;另一种解释是“梁州”本来是唐教坊大曲,后改编为小令,称“梁州令”。想来这种曲子应该与击鼓是绝配,宋·梅尧臣就有“腰鼓百面红臂韝,先打《六幺》后《梁州》”的句子。我比较倾向于认同是一种曲子,欢庆的曲子。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