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不常见的文言文词义

不常见的文言文词义

发表时间:2024-08-15 19:29:00 来源:网友投稿

再如《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中的“远近”,偏义在“远”,文章通过这个“远”字来表明诗人信步自适的心境。

偏意复词中陪衬语素没有固定的位置,可前可后。例如《鸿门宴》中“所以遣兵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一句,句中“出入” 偏义在“入”,“出”字陪衬在前,译为:防备别的强盗闯进和意外的变故。“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中的“出入”偏义在“出”,“入”字陪衬在后。译为:有子女在母亲没有再嫁,出门没有一件好衣服。偏义复词的陪衬语素,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显露出来,一旦脱离具体语境,其临时性便随即消失。例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偶题》)句中“得失”无偏义,“得”指“成功”,“失”指“失败”属于单音词的连用。 二、根据语法关系来判定。例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中,状语“勤”只能修饰“作”,而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同样《礼记》“士功不兴,大夫不得造车马”中,“车马”偏指“车”义,因“车”与“造”构成动宾关系,与“马”不搭配(一般而言,我们不能说造“马”),故“马”无义起陪衬作用。另外曹操《却东西门行》:“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一诗中,“行止”,通常情况下可以理解为“飞行和栖止”。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