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指儿童的特殊称谓

指儿童的特殊称谓

发表时间:2024-08-15 21:29:15 来源:网友投稿

赤子:初生的婴儿。

襁褓:(音qiǎng bǎo),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来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龆龀:(音tiáo chèn)原意指儿童换齿之时,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欢儿戏》中写道:\"龆齓七八岁,绮纨三四儿。\"垂髫:(音chuí tiáo)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黄口:泛指十岁以下的孩童。幼学:十岁。总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语出《诗经》\"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女子: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又称为“豆蔻年华”。及笄:(音jí jī)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所以指女子十五岁。破瓜: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是为十六,指女子十六岁,也可以用碧玉年华。桃李年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代指女子二十岁。花信:花开之时,指女子到了二十四岁。语出宋朝诗人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男子:舞勺之年:原意指男孩子十三岁至十五岁岁应学习勺舞,故代指男子十三岁至十五岁。舞象之年:指男子十五岁至二十岁,原本是古武舞名,语出《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束发:男子十五岁至二十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所以作为成童的代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要行冠礼,戴上表示已成年的帽子,但由于身体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所以用以指男子二十岁的年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