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减古代意思

减古代意思

发表时间:2024-08-16 14:13:37 来源:网友投稿

减[jiǎn]〈动〉(形声。

从水,咸声。本义:减少,由全体中去掉一部分)同本义 [reduce]减,渻也。——《说文》减,少也。——《广雅》减,尽也。——《管子·宙合》谮始既减。——《韩诗·巧言》。传:“少也。”克减侯宣多。——《左传·文公十七年》太仆减谷食。——《汉书·元帝纪》为减舆从。——清· 张廷玉《明史》增减要语。——清· 方苞《狱中杂记》今昔而减。——清· 洪亮吉《治平篇》减一分则喜。——清· 袁枚《祭妹文》又如:减算(减少税收;减少年寿);减膳(吃素或减少菜肴);减了口里的(减少饮食)不足;不到;少于 [be not enough;be insufficient]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世说新语》诛,杀 [kill]减二卿。——《史记·赵世家》降低;减轻 [lighten]不为末减。——《左传·昭公十四年》。注:“轻也。”又如:减流(从轻流放罪犯);减等(减轻刑罚的等级;从轻判刑;减低等级);减降(减轻降低);减汰(削减淘汰)节约,节省,俭约 [save]。如:减妆(亦作“减装”。妇女盛梳妆用品和首饰的匣子);减勒(从简);减样(简易的);减约(俭省节约)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