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赤麻鸭和鸳鸯的区别

赤麻鸭和鸳鸯的区别

发表时间:2024-08-16 15:06:27 来源:网友投稿

赤麻鸭——是鸭又不是鸭,因为它又叫红雁;是雁又不是雁,因为它是典型的鸭科动物;是鸳鸯又不是鸳鸯,因为它古时候被称为鸳鸯,而今又被新的物种所代替了。

也许它就该叫做属于自己的名字‘赤麻鸭’!赤麻鸭应该算是中国古人最熟悉的鸟类之一,在清代之前其官方名称为鸳鸯。因雄鸟与雌鸟终日并游,须臾不离,所以又称其为“匹鸟”,郑玄曰:“匹鸟,言其止则相耦(偶),飞则为双,性驯耦也。”崔豹《古今注》亦云:“(鸳鸯)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思而至死,故曰'疋(匹)鸟'。因为赤麻鸭的生活习性多为成双成对结伴而行,又有一个醒目的特征是头部略呈白色,很容易让人产生“百年偕老”的联想,这就使得鸳鸯与男女爱情的联系被进一步强化。李商隐《石城》诗: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共笑鸳鸯绮鸳鸯两白头。梅尧臣《依韵和徐元舆读寄内诗戏成》:鸳鸯同白首,相得在中河。水客莫惊笑云间比翼多。所以在古代中国文化中,赤麻鸭(鸳鸯)常被作为是恩爱夫妻和忠贞不渝的永恒爱情的象征。古人先后将两种鸭科鸟类认定为鸳鸯,一种是最早的鸳鸯,现在的中文学名是赤麻鸭;另一种是后来取而代之者,原本的名称叫鸂鶒。鸂鶒“其色多紫(《尔雅翼》)”,而将它称作“紫鸳鸯”。但随着鸂鶒的“人气”不断提升,民间开始有意无意地将“紫鸳鸯”的“紫”字省去,直接呼鸂鶒为“鸳鸯”。宋代以后鸂鶒在民间已坐稳了“鸳鸯”这把交椅,原来的鸳鸯(赤麻鸭)逐渐被人们淡忘。唯明朝官方典籍和部分文人笔下仍坚持使用二者的传统名称。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