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寝庙意思是什么

寝庙意思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8-16 22:45:50 来源:网友投稿

1.古代宗庙的正殿称庙,后殿称寝,合称寝庙。《诗·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礼记·月令》:“寝庙毕备。”郑玄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孔颖达疏:“庙是接神之处,其处尊,故在前,寝,衣冠所藏之处,对庙为卑,故在后。但庙制有东西厢,有序墙,寝制唯室而已。故《释宫》云‘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是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先帝园陵寝庙,羣臣莫习。”章炳麟《訄书·订文》:“五世之庙,可以观怪,禹之铸鼎而为离鬽,屈原之观楚寝庙而作《天问》。”

2.住宅和宗庙。有时亦泛指住宅。《诗·大雅·崧高》:“有俶其城,寝庙既成。”孔颖达疏:“寝,人所处,庙神亦有寝,但此宜揔据人神,不应独言庙事,故以为人寝也。”《左传·襄公四年》:“经起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鼠昼伏夜动,不穴於寝庙,畏人故也。”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经言寝庙,多指宗庙言之,此寝庙则指人之寝室言之,寝室为人之所居,故鼠不敢穴。”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