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致胙意思是什么

致胙意思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8-17 11:02:57 来源:网友投稿

1.古时天子祭祀后,将祭肉赏赐诸侯,以示礼遇。《国语·齐语》:“葵丘之会,天子使宰孔致胙於桓公,曰:‘余一人之命,有事於文武,使孔致胙。’”韦昭注:“胙,祭肉也。”《史记·商君列传》:“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於孝公。”《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奉汉帝为山阳公……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於太庙,致胙。”

2.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国语·鲁语上》“尝、禘、蒸、享之所致君胙者有数矣”韦昭注引贾唐二君曰:“臣祭,致肉於君,谓之致胙。”《周礼·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郑玄注“致福,谓诸臣祭祀进其餘肉,归胙于王”唐贾公彦疏:“今彼虽据诸侯礼,王之臣致胙亦然。故云‘归胙於王’也。”参见“致福”。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