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加强对农村后备干部培养、考察和选用
加强对农村后备干部培养、考察和选用,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必然要求。
要进一步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多数农村党支部都达到“五好”标准,村级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是关键。建设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及时把思想品质好、文化素质较高,有开拓进取精神,能够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优秀青年输送到村级班子,是提高村级班子整体素质的基础,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战略性措施。加强对农村后备干部培养、考察和选用,是拓宽选任渠道,解决村级干部后继乏人问题的有效途径。后备干部工作是村级班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风过硬、数量充足的农村后备干部队伍,为村级班子准备足够的后备力量,能够解决村级干部选拔工作中,由于选拔余地小、缺少可用之才而“选不出”的问题;由于缺乏对候选人的全面了解而“选不准”的问题;由于干部缺乏必要的思想、业务准备而“立不住”的问题。加强对农村后备干部培养、考察和选用,是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增强村级组织活力的重要保证。通过将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及时充实到村级班子中,可以把那些工作平庸、多数群众不认可的干部采取民主程序或组织手段调整出班子,建立起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使村级干部流动起来,激发村级班子的生机与活力。加强对农村后备干部培养、考察和选用,是改变当前农村干部队伍人才匮乏的现实的迫切要求。据某县的调查,这个县辖26个乡镇309个行政村,总人口37.4万,其中农村人口32.6万。长期以来由于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视不够,农村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问题和整体素质不高问题十分突出。农村干部平均年龄52.3岁,55岁以上的占60%,村支部书记有71人在60岁以上,占总数的23%。农村干部的文化程度有80%在初中以下,村党支部书记只有20%达到高中文化程度。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思想僵化、观念陈旧。这些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的发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