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春望》讲课稿

《春望》讲课稿

发表时间:2024-08-17 21:49:29 来源:网友投稿

课堂引入:问答式、穿越的游戏 写作背景:直接介绍(嵌入拓展的文学常识和历史知识) 默写诗歌在黑板上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老师朗读诗歌,学生思考问题: 1.    诗歌的“诗眼”是什么?(画龙点睛,概括全诗,点明主旨) 2.    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勾勒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    全诗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 4.    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作“国破”,诗眼,概括全诗大意,点明诗歌主旨。 1.    首联描写了哪些景物?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国家破败,都城沦陷,荒草萋萋,荒无人烟的萧瑟凄凉的景象) 2.    写这些景物或者说是勾勒这幅画面有什么作用?(提示:写景一般诗为了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3.    抒的是什么情呢?(首都沦陷,皇帝逃跑了,老百姓流离失所---对国家前途的担心) 1.    颔联描写了哪些景物? 花溅泪(问:花儿凋零寓意是什么---生命的短暂和命运的无常----感伤):诗人看到花儿凋零飘落,感慨时局艰难;花儿凋零,诗人背井离乡被叛军俘虏,国家前途未卜。所以花儿之泪既是花儿凋零飘落之泪,也是诗人有感于自己的身世之苦和国家危难而生出的忧国伤身之泪。 “鸟惊心”(问鸟儿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儿?):惊惧、无助、彷徨的惊弓之鸟。鸟儿离群索居栖息在树上,诗人的出现惊飞了鸟儿;(诗人自己的经历是背井离乡,被叛军俘虏)诗人自己也是一位惊弓之鸟,鸟儿的行为也惊下了诗人。诗人和鸟儿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2.    颔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拟人的修辞,赋与花儿以人的感情;“感时”、“恨别”两个词直接表现了诗人的心境,又与花儿鸟儿等景物相关联,所以是直抒胸臆的手法) 3.    情:忧国、思家 1.    颈联写了哪些事物?(烽火、家书---打仗、想家) 2.    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烽火和家书都不在眼前,只存在于市人大饿想象中,所以采用的是虚写) 3.    作用:采用虚写手法来描述打仗和想家两件事,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 1.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人的自画像---头发花白稀疏,憔悴瘦弱的诗人形象) 2.    艺术手法:白描(形象生动准确的勾勒出了诗人的憔悴瘦弱多病的艺术形象) 3.    “搔”炼字:轻轻的挠头发,不敢抓,生怕一抓头发全掉了。一个“搔”字更见其憔悴瘦弱。 4.    情:忧国忧民,思家的思想感情。 课堂回顾:四个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