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3年,那些亲历者们怎样了
1、小班长林浩林浩就读于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被埋得不深的他,花了两个小时自己爬了出来。
然后又回身搬开挪得动的水泥钢筋,救出了两名同学。因勇救同学他于当年6月被授予“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称号。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林浩与姚明一起担任了中国代表团的旗手。地震后林浩参演了《我的特一营》等影视剧拍摄。2020年底,林浩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正就读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在大学,他还是担任班长。曾因身高不够1.7米,未被中戏、南艺、上戏录取,但他仍期待拍戏。如果不做演员,林浩称他会从事文化产业相关工作。
2、地震独臂女孩李欣雨地震让7岁的李欣雨失去了右手。在医院里她用左手握笔,在母亲给她买的练字本上,一笔一笔地练写字。等她出院后她已经可以在纸上写出了一手好字。地震后江苏扬州的朱家青一直按月资助李欣雨生活费,一直到现在。2020年,李欣雨复读参加高考,以总分625分的优异成绩被华中师范大学法学专业录取。
3、地震“范跑跑”范美忠2008年6月,范美忠上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为自己辩护。范美忠很久没再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他已成为汶川地震中一个不太正面的符号。地震发生时正在上课的他抛下了学生们,第一个跑出了教室逃生。虽然他所在光亚学校的学生毫发无伤,他仍被大众冠以颇带侮辱性的外号——“范跑跑”。2015年,范美忠放弃了光亚学校的教职,回归家庭。最近关于他的新闻也停留在2018年,描述他从“一个浑身长刺的社会道德秩序的挑战者”,十年后变成“一个被打磨得圆润光滑可以握着锅铲下厨房的家庭煮男”。
4、地震空降兵“15勇士”汶川地震中,还有一个特殊的集体为人所知——由15名空降兵组成的先遣小分队。地震发生后处于震中地带的茂县与外界通信和交通一度长时间中断,成为一座“孤岛”,震区的状况外界无法了解。5月14日上午,时任空降兵研究所所长的李振波带领先遣小分队,携带通信、引导、侦察等装备,分成两个批次从4999米的高空跳下,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的“三无”条件下“盲跳”至茂县地域,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已经过去46小时,这15人是最早进入震区的侦查和救援人员。如今“15勇士”中的很多人都已经从部队退役,有人成为了民警,有人成为了基层干部,还有人做起了长途车司机。
5、地震中失去双亲的8岁男孩乔莲畤在地震中失去双亲的8岁男孩乔莲畤,得到了广西一位好心人的资助,后迁往广西柳州,2020年正式入伍参军。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