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古代早朝是几点

古代早朝是几点

发表时间:2024-08-17 23:19:51 来源:网友投稿

古代早朝五更天,即清晨的5点到7点。

据大明会典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通常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清代没有天不亮就召集群臣站班的制度:清初时期,都是六部将要办的事务,汇总到内阁,然后由内阁向皇帝汇报。比如康熙帝刚继位时,年仅8岁,当时的主要工作还是上学,政务由四辅臣负责,即便康熙帝听政,也是在他放学以后、午饭之前。康熙帝亲政后,实行了“御门听政”,一般情况下,冬夏早上六点,春秋早上五点,起先是在乾清门,后来改在了太和门。康熙帝很勤政,他在位期间,凡是在京,都不会缺席御门听政,比如平三藩等重大决策,都是在御门听政中决策的。不过康熙之后的帝王能坚持御门听政的已经不多,雍正、乾隆尚且能勉强维持,而到了道光以后,御门听政基本就废止了。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早朝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