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呢
这句话是鲁迅对司马迁所著《史记》的评价,赞叹它是史学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绝学文章,好比没有设韵脚的《离骚》 。
拓展资料:《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年始称《史记》。《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是说其历史学成就。司马迁参酌古今,创造出史书撰写的新体例。自此例一出历代史书,尤其是二十五史,遂不能出其范围。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举凡治乱兴衰、典章制度,均分门别类,条分缕析。通史、纪传、通典、通考,纪事本末,大都导源于此。《史记》确实是集先秦及汉初之大成的私家著作。分量之大卷帙之多,内容之富,结构之严,体制之备,均可谓空前。班固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善,故谓之实录。”“实录”精神,又堪称绝后。“无韵之《离骚》”是说其文学成就。司马迁著史绝非局限于文献的收集、整理、考证,也不是以一种冷漠的态度从外部客观地观察历史,他是带着深切的痛苦去理解笔下人物的奋斗和成败,所以笔端常饱含着悲愤。尤其对布衣闾巷之人、岩穴幽隐之士和才高被抑、无可申诉者,更是写得一往情深,感同身受。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他的父亲是太史令,所以他在史学方面,是有突出特长的。在他四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继承父业,正式开始写巨作了。可是司马迁是一个比较命苦 的人。在公元前九十九年,上书给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而触怒了汉武帝,遭到了宫刑。此后他便萎靡不振,十分消沉。但是后来他振作精神,一就完成了这“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