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年折旧额怎么计算

年折旧额怎么计算

发表时间:2024-08-18 12:12:42 来源:网友投稿

问题一:年折旧额怎么算年折旧额的计算有四种 1.工作量法 A.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行驶进程 B.按工作小时计算折旧 计算公式如下: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工作总小时 C.按台班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台班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工作总台班数 举例 按工作小时计算折旧 资产的原值100万 残值1万 预计总共工作量为10000小时 今年的工作量有1000小时 那么 预计净残值率=1/100=0.01 每小时应该计提的折旧额=100*(1-0.01)/10000=0.0099 本年应该集体的折旧额=0.0099*1000=9.9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额=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其中后两年平摊资产余值 举例 某资产原值为100万 残值为1万 可使用5年 那么它的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0*40%=40万 第二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0-40)*40%=24万 第三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0-40-24)*40%=14.4万 第四.五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0-40-24-14.4-1)/2=10.3 万 注意 虽说是资产净值 但是计算的时候不考虑残值 3.直线法(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额=(资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预计净资产残值率=残值/资产原值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资产原值 举例 某资产原值为101万 残值为1万 可使用5年 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1-1)/5=20万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举例 某资产原值为101万 残值为1万 可使用4年 第一年折旧率=4/(1+2+3+4)*100%=4/10*100%=40% 第二年折旧率=3/10*100%=30% 第三年的折旧率=2/10*100%=20% 第四.年折旧率=1/10*100%=10% 那么 第一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1-1)*40%=40万 第二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1-1)*30%=30万 第三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1-1)*20%=20万 第四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1-1)*10%=10万 备注 其中 第三年和第四年(最后两年)的年折旧额也可以按资产余值平均分摊 在这四种方法中 后三种比较常用 其中直线法是最简单也是最最常用的方法 希望以上资料对您有用...>>问题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第一年工作台班数为250个 (小时) 字应该是印刷错误了,小时去掉就可以了。

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工作总量*已使用工作量 习题给的答案为:30000×95% ÷500×250=14250 没错的问题三:固定资产年折旧率怎么计算?第三十条 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额一般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残值率和分类年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的预计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值的3%-5%。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年折旧率=(1-预计残值率)/ 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二)工作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方法: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单位里程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 总行驶里程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工作小时按照台班计算折旧:每台班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行驶里程(三)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四)年数总和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年折旧额=(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100%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第三十一条 固定资产折旧,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按月计提。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从停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问题四:怎样计算年折旧率在双哗余额递减法下,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2÷5×100%=40% 在直线法下,有两种方法计算“年折旧率” 方法一: 预计净残值率=3200÷200000×100%=1.6% 年折旧率=(1-1.6%)÷5=19.68% 方法二: 年折旧额=(200000-3200)÷5=39360(元) 年折旧率=39360÷200000×100%=19.68% 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原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额÷原值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原值 在年数总和法下,年折旧率=尚可使用的年限÷(1+2+3+…+n) 第一年年折旧率=5÷(1+2+3+4+5)=5/15=1/3 第二年年折旧率=4÷(1+2+3+4+5)=4/15 第三年年折旧率=3÷(1+2+3+4+5)=3/15=1/5 第四年年折旧率=2÷(1+2+3+4+5)=2/15 第五年年折旧率=1÷(1+2+3+4+5)=1/15问题五:年折旧额和月折旧额的公式一、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月折旧额等于年折旧额除以12. 二、计算公式是: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年折旧额=月折旧额×12问题六:固定资产年折旧率怎么计算?第三十条 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额一般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残值率和分类年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的预计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值的3%-5%。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1-预计残值率)/ 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二)工作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方法: 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单位里程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 总行驶里程 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工作小时 按照台班计算折旧: 每台班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行驶里程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四)年数总和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额=(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100% 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第三十一条 固定资产折旧,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按月计提。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从停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问题七: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月折旧额怎么计算例:如果固定资产是50000元,使用年限10年,那我要算它的年折旧额,年折旧率,月折旧额,月折旧率,应该怎么算 现在税务部门规定:残值率规定不得低于5% 年折旧额=50000*(1-5%)/10=4750元 月折旧额=4750/12=395.83元 年折旧率=4750/5000=9.5% 月折旧率=9.5%/12=7.92% 50000/10=5000就是年折旧额,年折旧率5000/50000=10%,月份的除以12就是了。 先确定好该项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就是用到不用的时候还能值多少钱 帐面价值--净残值=折旧额 但是折旧方法有几种: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 直线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DDB, double declining balance method):是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 就与加速折旧法类同,可让你在第一年折减较大金额。我国现行财会制度规定允许使用的加速折旧法主要有两种:即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 就与加速折旧法类同,可让你在第一年折减较大金额。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是假设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前期消耗较大,在后期消耗较少,为此,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速折旧。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直线法即平均年限法,它假定折旧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关系,认为服务潜力降低的决定因素是随时间推移所造成的陈旧和破坏,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损。因而假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各个会计期间所使用的服务总成本是相同的,而不管其实际使用程度如何。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额÷12 一定期间的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称为固定资产折旧率。它反映一定期间固定资产价值的损耗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 年数总和法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或级数递减法。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 n年,分母即为1+2+3+……+n=n(n+1)÷2,其折旧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累计折旧 [编辑本段] 累计折旧的概念 “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其结构与一般资产账户的结构刚好相反,累计折旧是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余额在贷方。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计算确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记入各期的间接费用和期间......>>问题八:会计折旧额怎么算,1、设备原值=100 000元。(购进设备的增值税可以抵扣,不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2、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公式:每年应提折旧额=计提折旧总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其中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可使用年限总和,分母计算公式=n*(n+1)/2。计提折旧总额=100 000*(1-4%)=96 000,折旧率分母=5*(5+1)/2=15。

3、计算过程 (1)第一年应提折旧额=96 000*(5/15)=32 000。设备于2001年9月份购入,从10月份开始计提折旧,2001年共计提3个月,故 2001年应提折旧额=32 000/12*3=8 000元。

(2)第二年应提折旧额=96 000*(4/15)=25 600。 2002年应提折旧额=第一年的9个月加上第二年的3个月=32 000/12*9+25 600/12*3=24 000+6 400=30 400元。

(3)(4)第三年折旧率为3/15,第四年折旧率为2/15。以此类推计算2003年和2004年的折旧额。问题九:本年折旧额本年实际折旧额,怎么算出来的数,还有,用的什么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2÷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4、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