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文天祥状元,李鸿章二甲第十三名,放古代你是什么学历

文天祥状元,李鸿章二甲第十三名,放古代你是什么学历

发表时间:2024-08-18 13:06:33 来源:网友投稿

在反映明朝和清朝的电视剧中,经常会有两个官员攀交情时说自己是哪一年的几甲进士,哪一年的状元榜眼之类的,这些到底是什么呢?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79759ee3d6d55fba29859ee66224f4a21a4dd9f x-bce-process=image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我国科举制度建立于隋唐时期,到了宋朝逐渐完善,明清时期定型。

在明清时期每三年进行一次科举,先在各省的省城举行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举人在第二年前往京城参加会试,考中者为贡士,之后贡士们再参加殿试,考中者为进士。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9d3fd1f4134970aa0ed3fe79ecad1c8a6865d5f x-bce-process=image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进士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名,也就是常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三人赐进士及第,是最高的出身,二甲一般为几十名,最多一百多名,一般称为二甲第某某名,二甲的赐进士出身,三甲一般一百多或二百多个,一般称三甲第某某名,赐同进士出身。殿试三甲的这三四百人,都可以说是进士,可以直接放官,每三年才取三百多进士,可以说这些人都是非常厉害的,在古代比考上清华北大的还厉害。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6ca7bcb0a46f21fa16a719bfd246b600d33ae9f x-bce-process=image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民间还有“连中三元”的说法,是指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都取得第一名,乡试第一为解(jie)元,会试第一为会元,殿试第一为状元,连中解元、会元、状元就被称为连中三元,在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史上,只有十几位连中三元,这不仅仅是能力,还要看运气。至于“两榜进士”的说法,是因为乡试举人榜被称为“乙榜”,而殿试的进士榜被称为“甲榜”,所以只要是进士,一般都能叫“两榜进士”,与进士的意思相同。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