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填词押韵有什么讲究

填词押韵有什么讲究

发表时间:2024-08-18 13:28:22 来源:网友投稿

这个问题是:宋词押韵分哪几种类型? .........前言首先要说的是,词不一定是宋词,唐朝五代时期就有不少人开始填词。

除了清朝出土的《敦煌曲子词》这一类民间作品外,还有很多大诗人也留下了不少词作,例如李白《菩萨蛮》、白居易的《忆江南》、温庭筠的《更漏子》、韦庄《浣溪沙》、李煜《虞美人》等等不胜枚举。 简单来说词的韵格有平声韵、有仄(上去)声韵、有入声韵,有换韵,有叶韵。在介绍填词押韵的5个韵格以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填词押什么韵?一、词林正韵与诗韵我们说起词韵,一般是指清朝戈载编撰的《词林正韵》。在这以前的人填词是用诗韵,词的押韵相对来说比格律诗宽松简单得多,类似于古体诗的邻韵通押。不过有的诗人填词依然喜欢按照诗韵一韵到底,例如清朝顾太清这首《喝火令》,押诗韵《平水韵》的十三元,反而不符合《词林正韵》的韵部,分别押了词韵的第六、第七两个韵部: 久别情尤热,交深语更繁。故人留我饮芳罇。已到鸦栖时候,窗影渐黄昏。 拂面东风冷,漫天春雪翻。醉归不怕闭城门。一路琼瑶一路没车痕。一路远山近树,妆点玉乾坤。 多数人像作古体诗一样使用诗韵的邻韵填词,例如晚唐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的《浣溪沙》: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 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 按照诗韵来看,天、钿、前【下平一先】 ,栏、残【上平十四寒】。按照词林正韵来看都属于同一个韵部【第七部】。 戈载编撰的《词林正韵》是根据前人词作押韵的习惯,总结归纳出来的这一套词韵,我们看到的唐宋词大部分符合这一套词韵。不过也有不符合这套词韵的作品,例如秦观的《千秋岁》: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这首词按照《词林正韵》来看,分别押第三部和第五部。

二、填词押韵的5个韵格 1、平韵格整首词一韵到底,押同一韵部的平声韵称之为平韵格,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个韵脚都是平声韵,谙、蓝、南,属于词韵的【第十四部】,按照诗韵来看押【下平十三覃】,一韵到底。 词谱里的△表示押平声韵。○ 标平声 ,●标仄声,⊙标应平可仄 ,◎标应仄可平。

2、仄韵格 上去韵整首词押同一韵部的仄声韵称之为仄韵格,一韵到底,如欧阳修《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词谱里的▲表示押仄韵。四个韵脚昼、后、旧、袖都是【第十二部】,这首词的几个韵脚我们读起来都是去声。其实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其中上声和去声是可以通押的,例如辛弃疾的这首《摸鱼儿》 可以看出,这首词是上声和去声通押的,雨、语、舞、土、苦都是上声(今天的普通话3声),其他的韵脚如去、数、路、处等都是去声(今天的普通话4声)。在填词时上去可以同押,本身他们也在同一个韵部了,比如这首词的所有韵脚在词林正韵中属于第四部。 注:押入声韵也属于仄韵,不过入声韵不可以与上、去通押,所以下面会单独作为韵格介绍。

3、平仄通协格同一个韵部中平声韵和仄声韵交替使用,又称为叶韵。例如苏轼《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凉、廊、妨、光是词韵【第二部】的平声,上、望是词韵【第二部】的仄声。 词谱有“叶韵”这两个字就是平仄通协格。

4、入韵格入声韵也是仄声韵,四声中,上去入都是仄声,不换韵的词里,上去韵可以通押,但是入声韵是独押。入韵格的词非常多,例如满江红、念奴娇、好事近、雨霖铃、兰陵王等等。 这首词的韵脚是迹、碧、国、历、客,夕、翼、笛,属于词林正韵入声【第十七部】。一首词并不一定只有一种韵格,例如上面介绍的《生查子》也有入韵格。 这首《生查子》的韵脚烛、绿、宿、触、续都是入声字。另如上面说的《念奴娇》不仅仅押入声韵,还有好多词人喜欢押平声韵,例如南宋豪放派词人张元干的这首《念奴娇》:5、平仄换韵格一个词牌里,不同韵部的平仄换韵,就是平仄换韵格,这种格式其中也有叶韵的,但是叶韵不是必要条件。 上图的李白《菩萨蛮》就是平仄换韵格,前两句押入声韵韵【织、碧:第十七部】;三四句换成平声韵, 【楼、愁:第十二部】;五六句又换入声韵,【立 、急第十七部】;七八句再换平声韵,【程、亭:第十一部】。其中两次押第17部属于巧合,并不是词谱的要求。 上图的楼扶《菩萨蛮》比较特殊,前四句叶韵,后四句叶韵。这是一种变格,句钦定词谱记录元朝人填词喜欢这样填,这并不是菩萨蛮的正格,叶韵不是必须要求。

三、叠韵与叠句词的押韵还有一种叫做叠韵,这种叠韵有时也是叠句 ,例如《如梦令》: “如梦、如梦”,既是叠句也是叠韵。下面还有四个字的叠句同时叠韵:长生活计、长生活计。 下面这一首“烟淡,霜淡”,就是叠韵而不叠句:结束语词韵类似于诗韵中的邻韵通押,但是略有不同,例如平水韵的【九泰 】、【十一队 】、【九佳 】、【十灰 】等就被分给了两个韵部。 总体来说词韵比格律诗的诗韵简单得多,学习填词的朋友就不要用新韵填词了,直接用词林正韵即可。 @老街味道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真是科举考试时写的诗吗?他考上没有? 诗词创作小练习 您能用“心归何处”作诗吗? 回文诗听说过 但不知道有这么多花样 苏轼很喜欢玩这种文字游戏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