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下面按照贴现模式计算借款的资本成本率的例子
200*(1-0.2%)是借款减去借款费用现在实际得到的金额即现值。
实际得到金额的现值还可以通过利息的年金现值加上本金的复利现值计算得到即=200*10%*(PA,KB,5)是代表每年付利息的年金现值+200*(P/F,KB,5)代表本金的复利现值。同时利息费用税前支付,可以起抵税作用,一般计算税后资本成本率即需要每年付利息的年金现值(1-20%)。这样就可以把整个公式理解了。这是对于长期借款,考虑时间价值的前提下,利用折现模式计算资本成本率的方法。对于金额大、时间超过1年的长期资本,更准确一些的资本成本计算方式是采用折现模式,即将债务未来还本付息或股权未来股利分红的折现值与目前筹资净额相等时的折现率作为资本成本率。即: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利息×(1-所得税税率)×(P/A,k,n)+本金×(P/F,k,n)。的贴现率k即为资本成本率。一般要逐步测试结合插值法求贴现率,即使得未来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等于现金流入量现值时的贴现率。扩展资料不考虑时间成本借款的资本成本率的计算方法。银行借款资本成本包括借款利息和借款手续费用。利息费用税前支付,可以起抵税作用,一般计算税后资本成本率,税后资本成本率与权益资本成本率具有可比性。银行借款的资本成本率按一般模式计算为:Kb=年利率×(1-所得税率)/1-手续费率×100%=i(1-T)/1-f×100%式中:Kb:银行借款资本成本率;i:银行借款年利率;f:筹资费用率;T:所得税税率。对于长期借款,考虑时间价值问题,还可以用折现模式计算资本成本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成本率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