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赋分怎么算
等级赋分制是新高考规定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选科模式:第一批和第二批改革试点省份采取的是“3+3”选考模式,前面的“3”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后面的“3”是考生要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第三批改革开始,有关省份提出了“3+1+2”的选考模式,“3”依然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其中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不同赋分模式:等级赋分又分为等级内固定分值赋分和等级内线性转换赋分两种方式。等级内固定分值赋分是指通过固定比例的等级,将考生成绩划为更多分数等级以增加区分度,每个等级内的学生赋予一个分值。第一二批的浙江、上海、北京、天津都是这种类型;等级内线性转换赋分是指在每个限定等级下,通过等比例转换法则进行线性转换获得一个最终的转换分,山东和第三、四、五批改革省份多实施这种赋分方法。政策实施:第一批第二批赋分:以浙江省为例,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按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等级赋分的分差为1分,起点赋分40分。考生满分为750分。语文、数学提供1次考试机会,成绩当年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成绩当年有效,考生自主选用其中1次成绩。第三四五批赋分:如湖北、黑龙江、吉林等省份,第三批改革省份湖北省为例,其再选科目原始分按照15%、35%、35%、13%和2%的比例,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根据线性转换公式计算得到考生的等级分,一分一档,考生等级分排序和原始分排序不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