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江郎才尽的典故

江郎才尽的典故

发表时间:2024-08-18 14:54:40 来源:网友投稿

一、江郎才尽的典故南北朝时,有一位名叫江淹的人,他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江淹年轻的时候很有才气,会写文章也能作画。可是当他年老的时候,总是拿着笔,思考了半天,也写不出任何东西。所以当时人们谣传说:有一天,江淹在凉亭里睡觉,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放在你那里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应该是还给我的时候了。江淹摸了摸怀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笔来,于是他就把笔还给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写不出美妙的文章了。所以人们都说江郎的才华已经用尽了。 二、成语简介1、拼音:jiāng láng cái jìn2、出处:南北朝·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3、寓意江郎才尽,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才情减退。在句中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书面语。传说里的“送锦”“还笔”,纯属梦境,说“江郎才尽”,还不如说他是生活“尽”了。江淹的官做大了,脱离了社会生活和人民,失去了灵感与才气。没有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写作的源泉自然就会枯竭。作为典故用以喻指文人才思减退。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