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利用文本情景开展对话教学
如何有效利用文本情景开展对话教学今天听了三位教师的英语课,感受颇深。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引起一线教师的极大关注。课程资源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而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资源,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的依据。用好用活教材是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最便利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研读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多维角度的开发利用等方式,使教材这一文本资源的课程价值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教材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更有效的发挥。语篇对话作为新标准小学英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学生的学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同样也为教师的教提供了丰富的可创造性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各教学环节的定位,灵动地运用教材,开发文本资源,在静态文本与动态体验中寻求平衡,提高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一 文本解读前,寻找切入点。导入课题感知对话文本。语篇是建构在词句段的基础之上的,针对语篇中出现的新单词、新句子和新知识点,作为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预习任务,通过查阅资料或者是上网查询,了解课文内容,在课前进行交流。或者教师在之前的课中进行适时渗透,从而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二 文本解读中,分段突破,解读对话文本。新标准小学英语高年级教材中的对话篇幅长,语言点多,学生理解、掌握对话文本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导入对话后教师还要重点引领学生在整体感知对话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解读对话文本,以此达到突出重点,分解难点,理清脉络的目的。一般而言对话文本可按话题的转换或场景的变化进行分段解读。在对话教学中我们一般会采用“整体——部分——整体”这一教学原则,将整篇对话文本分解几大块,并采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了有侧重、有层次的解读和梳理。当然分段突破、解读文本的练习形式可依据文本需要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听录音跟读,模仿,分角色朗读等等。重点内容可采用填空、回答问题等形式。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少而精,紧扣知识点,使学生容易把握,同时尽可能避免“Yes”或“No”问题,填空练习要凸显关键信息。对于对话文本中的非重点内容则可选用判断、选择、打勾等形式。三 文本解读后,要进行实际运用,提升对话文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运用语言,文本解读的目的不仅仅要求学生熟悉文本内容,还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应该把文本的运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侧重于训练学生运用文本信息、对其进行挖掘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组织语言和输出信息的能力,并有机地渗透情感目标及素质教育的一些其他要求,体现对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