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财政支出管理,规范财政投资评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各级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活动的管理。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财政投资评审,是指各级财政部门运用专业技术手段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的概算、预算、决算进行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的评价审查及对投资项目效绩进行评价的行为。第四条财政投资评审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坚持公平、公正、科学、节约的原则。第五条本市各级财政部门是本级财政投资评审的主管部门,在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制定财政投资评审规章制度,指导财政投资评审业务工作;(二)根据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要求,确定财政投资评审项目,制定评审计划;(三)受理、处理评审争议和投诉。财政投资评审具体业务由各级财政投资评审机构(以下简称评审机构)负责。第六条财政投资评审的范围:(一)财政预算内、外各项资金安排的建设、维修、改造项目,包括国家、省、市列入基本建设计划的项目;(二)政府性基金安排的建设、维修、改造项目;(三)政府性融资安排的建设项目,包括政府直接融资的项目,国债转贷项目,企业或单位负责融资需由政府筹资偿还和出台取费政策偿还的融资项目,政府以国有资产产权或使用权置换等方式安排的项目;(四)使用科技资金、国土资源调查费等财政性资金安排的项目;(五)其他需要财政评审的项目。第七条财政投资评审的主要内容:(一)项目单位执行财务会计制度情况及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二)项目及项目变动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规定的情况;(三)项目执行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等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情况;(四)项目概算、预算、决(结)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五)影响工程造价的项目招标标底、相关合同及重大设计变更的合法性、合理性;(六)项目材料、设备采购执行政府采购规定情况;(七)需要评审的其他内容。第八条财政投资项目评审采取对项目概、预、决(结)算进行全过程评审或者单项评审的方式进行。第九条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应当按照下列依据进行:(一)与财政投资评审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二)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定额和各类规范;(三)与项目有关的市场价格信息、同类项目的造价及其他相关的市场信息;(四)有关部门批复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确定的建设内容和投资额;(五)项目设计、招投标、施工合同及施工管理等文件;(六)项目评审所需的其他依据。第十条财政投资评审程序:(一)确认评审项目,向被评审项目单位发送评审通知书;(二)向被评审项目单位收集评审资料;(三)制定评审方案,确定项目评审负责人及评审人员;(四)进入项目现场勘察,调查核实项目的基本情况;(五)对项目的内容按有关标准、定额、规定进行评审;(六)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核实、取证;(七)向被评审项目单位出具项目投资评审结论;(八)根据评审结论及项目建设单位反馈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向项目单位出具书面评审报告。第十一条评审机构收到被评审项目单位报送的完整齐全的项目资料后,应当在下列时限内完成相应评审工作:(一)报审额在500万元以下的项目为20个工作日;(二)报审额在5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项目为30个工作日;(三)报审额在2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项目为45个工作日;(四)报审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为60个工作日。特大型项目或者因特殊情况确需延长评审时限的,应当经财政部门批准,并告知被评审项目单位延长时限的理由,延长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第十二条评审报告应当包括项目概况、评审依据、评审内容、评审结论等内容,其中评审结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该项目是否符合基本建设程序;(二)该项目是否符合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等基本建设管理制度;(三)该项目是否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四)对项目概、预、决(结)算投资的审减、审增投资额,应当分析说明审减、审增的原因;(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