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有哪些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有哪些如下:
1、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德方面的总的要求。
在这里德育目标分类,是依据我们对思想品德结构的理解而划分为三个方面:
①思想、政治、道德准则或规范方面的目标;②思想品德心理发展的目标;③思想品德能力方面的发展目标。德育实施的序列应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序列相结合,循序渐进,所以在思想政治道德准则的教育目标的排列上按照道德--思想-一政治的顺序。道德品质、思想品质、政治品质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2、德育内容德育内容,用来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的体系。确定的依据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历史传统要求;德育的目的和任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道德发展水平。受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具有历史性、民族性、阶级性和继承性。中国奴隶社会重视礼、乐教育。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以儒家“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五常”——仁、义、礼、智、信为基本内容。
3、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另外选择德育方法还要考虑到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学生的思想实际、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及文化传统的作用。拓展应用1、德育原则:
①长善救失。应发扬她性格和体育方面的特长,克服她纪律方面的缺点。
②因材施教原则:老师要针对小芳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③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自身思想认识的方法。实际锻炼法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其思想品德方法。情感陶冶法教育者有目的的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品德评价法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否定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道德修养法教育者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