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类+院校分别是什么意思
2021年,我国将会有8个省份会迎来第一次“3+1+2”模式的新高考。
不过虽然它们采用的都是相同模式的新高考,但这些省市在志愿的设置上其实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分为了"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类)+院校”两种。接下来老师将会告诉大家这两种志愿设置方式分别是什么意思,也会帮大家分析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对此了解还不是很清楚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哦。
一、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类)+院校分别是什么意思?“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类)+院校”是新高考改革之下产生的两种新的志愿设置方式。第一什么是院校专业组?“院校专业组”指的是院校招生专业的组合,也是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简单来说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一个1个志愿。实施新高考之后,每所高校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里可以包含一个和多个专业,并且它们的选科要求是一样的。 举个例子。假设“A大学专业组1”的选科要求为首选科目必选物理,再选科目没有限制,包括通信工程等专业;“A大学专业组2”的选科要求为首选科目必选物理,再选科目必选化学和生物,包括临床医学等专业。 同学们如果想要报考A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高一时候选择的科目一定要符合它们的选科要求。这样一来同学们在填志愿的时候就可以填报“A大学专业组1”和“A大学专业组2”,然后在这两个专业组下填报通信工程和临床医学专业。第二什么是专业(类)+院校?“专业(类)+院校”顾名思义就是以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这样设置志愿的方式可以让同学们优先从专业的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只要大家的选考科目和高校的专业招生(类)相符合,就可以直接填报某所高校的具体专业。
二、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类)+院校有什么区别?看完“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类)+院校”的具体含义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第一采用的省市不相同。以“院校专业组”的方式设置志愿的省市共有5个,分别是福建、江苏、广东、湖北、湖南。 以“专业(类)+院校”方式设置志愿的省市仅有3个,分别是重庆、河北、辽宁。第二前者在填报志愿时,有服从专业调剂的选项,后者没有(普通常规批次)。 以“院校专业组”的方式设置志愿时,同学们可以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但以“专业(类)+院校”方式设置志愿时,为了避免同学们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是取消了专业调剂的。如此一来高校不仅可以录取到专业志向很明确的考生,还能促进学校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第三志愿设置数量不同。 老师帮同学们整理了8个即将执行新高考的省市可以填报的志愿总数,方便大家参考。 1)“院校专业组” 2)“专业(类)+院校” 好了,张老师这一次关于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类+院校分别是什么意思,以及它们有什么区别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我们下期再见哦。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