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在选择利息偿付倍数指标时,一般应选择几年中

在选择利息偿付倍数指标时,一般应选择几年中

发表时间:2024-08-18 15:52:24 来源:网友投稿

在选择利息偿付倍数指标时,一般应选择几年中(最低)的利息偿付倍数指标,作为最基本的标准。

利息保障倍数释义:利息保障倍数(interest coverage ratio),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或者叫做企业利息支付能力比较容易理解),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相比,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所以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此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利息保障倍数公式:息税前利润(EBIT)=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利息保障倍数体现及相关运用:利息保障倍数体现: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收益为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只要利息保障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支付利息,反之相反。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利息保障倍数相关运用:

(1)根据损益表对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分析,作为利息支付保障的“分子”,只应该包括经常收益。

(2)特别项目(如:火灾损失等)、停止经营、会计方针变更的累计影响。

(3)利息费用不仅包括作为当期费用反映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资本化的利息费用。

(4)未收到现金红利的权益收益,可考虑予以扣除。

(5)当存在股权少于100%但需要合并的子公司时,少数股权收益不应扣除。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