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我更新阶段的特点
教师自我更新阶段的特点:取向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教师自我更新阶段的重要特点。它指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路径,帮助教师明确自己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经历的步骤,既有助于教师根据发展阶段制定自身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学校或教师培训机构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提供促进专业发展的辅助性条件。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是建立在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与理论的成果之上的。该理论研究的鼻祖是美国学者福勒(Fuller),其在1969年编制的《教师关注问卷》,成为教师发展理论研究的开始。主要内容1、非关注阶段(1)身份:正式教师之前(2)特点:前科学”的教育教学知识、观念。
2、虚拟关注阶段(1)身份:学生(实习教师、准老师、师范学习阶段)(2)特点:
①教育理论及技能学习和训练的阶段;②自我专业发展反思的萌芽;③获得的教育教学经验大多是间接性的;3、生存关注阶段(1)身份:新教师(学生向正式教师转换)(2)特点:
①理论和实践的“磨合期”;②关注他人的评价、人际关系的处理。【担任新教师时,人际关系处理意识强】4、任务关注阶段(1)身份:初任期后(决定留任的教师)(2)特点:
①专业领域持续发展;②更多地关注教学工作;③“我能行吗”转到“我怎样才能行”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1)身份:老教师(2)特点:
①注重专业自身发展;②有意识地自我规划、自我提升。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