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边塞诗经常出现燕然山,它位于今天的哪个国家
边塞诗中经常出现的燕然山,其实就是位于如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
燕然山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意义就是实体上的蒙古境内的杭爱山,第二个意义是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代表着征战对象。
一、燕然山:杭爱山在两汉时代,中国与匈奴机交战,西汉时期,卫青,霍去病等相继讨伐匈奴,后来王昭君出塞,前往匈奴和亲。东汉时期窦宪出兵征讨,一举平定北匈奴的祸患,在燕然山刻碑。所以自古以来很多提到燕然山的古代文献都代指战争或对匈奴的讨伐。例如唐朝诗人王维写过一首诗,叫《使至塞上》,其中有一句就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宋代文臣范仲淹曾经写过一首词《渔家傲》,其中就有一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二、杭爱山位于蒙古境内其实这座被古人经常拿来代指战争的燕然山,就是如今位于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它位于蒙古国中部,处于西北-东南走向,长约700多公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杭爱山脉是蒙古北冰洋流域和内河流域的分水岭,蒙古的主要河流色楞格河就是发源于此。
三、燕然勒功关于这座燕然山,历史上有一次著名事件叫做燕然勒功。东汉时期著名将领窦宪出兵征讨匈奴,一举平定了北匈奴的祸患。他的功绩显著,在卫青,霍去病之上。他到了匈奴之地,杀了一万多人,俘虏了几千人,出塞三千多里。后来他登上了燕然山,班固受到窦宪之命,撰写了《封燕然山铭》,刻在了石碑上。这次战役是一次历史上的匈奴战役,致使匈奴脱离了漠北高原。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关于燕然山,你们都听过哪些诗词呢?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