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里怎么判断物质溶于水
1、盐的溶解性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CO3 等。
3、硅酸不溶,其他酸都溶。
4、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口诀: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硫酸盐难容硫酸钡,碳酸盐除三沉水中。钾钠铵盐水中容,氯化物难容银(亚汞)硅酸不溶,其他酸都溶。扩展资料:如果一种溶质能够很好地溶解在溶剂里,我们就说这种物质是可溶的。如果溶解的程度不多,称这种物质是微溶的。如果很难溶解,则称这种物质是不溶或难溶的。实际上溶解度往往取决于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常数。这是平衡常数的一种,反映溶质的溶解-沉淀平衡关系,当然它也可以用于沉淀过程(那时它叫溶度积)。所以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很大,也就不难解释了。达到化学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纳更多的溶质(当然其他溶质仍能溶解),我们称之为饱和溶液。在特殊条件下,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会比正常情况多,这时它便成为过饱和溶液。利用溶解性可有以下应用:a、判断气体收集方法可溶(易溶)于水的气体不能用排水取气法如:CO2而H2,O2溶解性不好,可用排水取气法。b、判断混合物分离方法两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明显不同时可用过滤法分离。如:KNO3(易溶)与CaCO3(难溶)可用过滤法分离;而C与MnO2二者均不溶NaCl、KNO3均易溶,都不能用过滤法分离。溶解度算法: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通常为水)单位: g/100g水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溶解性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