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什么是楞堆

什么是楞堆

发表时间:2024-08-18 17:36:16 来源:网友投稿

原木、原条在楞场上堆积起来的垛。

楞堆组成包括楞基和楞身两部分。楞基实际是铺设在地面上的2~3条楞腿。楞腿可用原木、石条或钢筋混凝土条构成。每条楞腿与楞堆中心线平行铺设。要求楞基能承受楞堆的全部重量,承载后楞堆底层原木与地面保持15~20厘米的空隙,以保持通风良好,防止菌、虫繁殖;基础要整平,楞基楞腿应保持横向水平。楞腿铺设的条数,在容许压应力为350~500千帕的坚实地面上铺设2条;在200~350千帕的中等硬度地面上需铺设3条;如容许应力为50~150千帕时,需在2条楞腿下横铺短原木垫。楞腿的间距视归楞的原木长度而定。作楞腿的原木应剥皮,最好采用同楞树种的木材,材长4~5.5米。一般使用半年到一年即随楞中原木调出,同时进行更换。楞堆结构有实楞、格楞、层楞和捆楞4种形式。

①实楞:各木材紧贴堆积,楞头和楞尾成一定的坡度。当用提式机械归楞时,为了增加楞堆的容量和稳定性,楞头楞尾端部可埋设直立木桩。楞堆中的木材应大小头颠倒,原木楞的两侧堆面平齐。

②格楞:基本上是直格楞,木材在直立隔木间密实堆放。直立隔木多采用较高的木桩,间距为2~2.5米。其内堆放一捆木材后可设置两根横垫木,以备在其上继续堆放木材。

③层楞:在楞腿上铺一层或若干层原木后,在其上铺上两根纵向水平垫木,再在垫木上归放一层或若干层原木。

④捆楞:通常用于原条楞,用捆木索将原条绑扎成捆并大小头颠倒地堆放。原条楞堆的高度取决于提式起重机的起升高度,原木楞堆的高度约为材长的1.5倍。原木楞的排列即楞堆在楞区内的排列顺序。又称楞头排列。排列应遵守下列原则:

①数量多的树种、材种,其楞位应靠近选材台或出河台;

②当选用提升机械归楞时,同一楞位可分段堆放不同品种的楞堆;

③应适应铁路车辆对装的要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