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人生的苦与乐,逆与顺思政
所谓苦,是指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悻所引起的主观体验。
所谓乐,是指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符所引起的主观体验。苦和乐是对立统一的,没有苦就没有乐,没有乐也就无所谓苦;苦与乐又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在许多情况下确实是苦中有乐,乐中有苦。中国有两名成语,一是“苦尽甜来”,一是“乐极生悲”,这里就包含着苦乐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苦与乐是经常发生而表现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青年人应该如何对待苦与乐呢?1.正确认识苦与乐的辩证关系,敢于吃苦。人的一生不可能是风平浪静的,人要认识、改造主客观世界,困苦和磨难是不可避免的。从锻炼人的品德、磨炼人的意志来看,吃苦并不是坏事,苦可以转化为乐。古今中外,凡事业上有成就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几乎都是在艰苦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虽然吃苦受难,但是他们在为理想和事业的奋斗中却获得了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每一个立志成才的青年要敢于直面人生磨难,自觉地多吃苦,经受锻炼。
2、要克服自卑心理。一个人最可怕的并不是生活中出现了苦恼和烦恼,而是苦恼和烦闷产生之后的心理自卑。有人在生活和学习中碰到挫折和失败,就认为“人生比黄连苦”,“幸福在遥远的天国”,个别人甚至自暴自弃,走上绝路。这种自卑心理会窒息人的进取精神,扼杀人的聪明才智。要战胜暂时的困难,就要克服自卑感并顽强拼搏。
3、要在劳动中获得乐趣。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对广大青年来说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要完成学习任务,不能有半点的投机取巧、虚假和骄傲,需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脚踏实地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当你在闷热的夏夜刻苦攻读汗流浃背时,当你用辛勤劳动攻克了科学技术堡垒,取得了优异成绩时,你就能从这些艰苦的劳动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生活便变得愉快和幸福。“室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苦是幸福的前奏,从这个意义上讲,自觉地吃苦,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