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只为发财的曾国藩部队,为何如此残暴
曾国藩和他的湘军是消灭太平天国的主力,是他的湘军阻止了太平军西征的脚步,顺长江而下,次第攻陷了武汉、九江和安庆三大据点。
最后在经过长时间的围城后,夺取了天京,宣告了太平天国的灭亡。在曾国藩的湘军为清朝建立不世之功的同时也留下了无数残暴的故事。曾国藩在评价他的弟弟曾国荃建功立业的经验时说过,曾国荃挥金如土,杀人如麻。这从侧面说明了当时湘军的所作所为。湘军每攻下一座城市,随之而来的就是抢掠烧杀。尤其是在攻下南京后,湘军所犯下的暴行更是令人发指,连曾国藩的幕僚见了都难以容忍。据史料记载南京城内的老弱尽被杀死,年轻妇女都被抢走,所有的财富也都掳掠一空。可是这种情况谁也无法阻止,只能听之任之。那么湘军为什么如此残暴?残暴的根源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源自于内心的恐惧。曾国藩的湘军全军上下都充满了这种恐惧感,所以他们为了发泄这种恐惧感,才会表现得如此的残暴。这种恐惧感首先表现在曾国藩的身上,正是他的表现,才影响了湘军全军上下。曾国藩在太平天国初起之时,就感觉到了这个运动的不同。在中国历史上,采取宗教手段来进行起义,已经不止一次了。但是这些起义都没能成功。这是因为那种虚幻的宗教教义和现实不相切合。可是太平天国的兴起,却是完全以另外的姿态进行的。它有宗旨有纲领,有制度,有手段,完全是一种新的尝试。这让曾国藩感到了深深的恐惧。他起兵平定太平天国,并不只是为了挽救清朝的命运,更多的是出于卫道士的本能。他的部下大部分都是书生出身,都是将太平天国视为洪水猛兽。在曾国藩的讨伐太平天国的檄文中,他也明确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认为如果太平天国运动成功的话,自己信仰的封建礼教将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为此他非要起兵平定太平天国不可。同时在平定太平天国的同时太平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是加深了他的恐惧感。在刚出兵时他抓住了太平军的一个小头目,这个小头目临危不惧,对曾国藩破口大骂。在和太平军交战时,曾国藩连遭败绩,两次投水自尽。而攻打九江不下,林启荣的坚忍也让曾国藩自愧不如。这一切都让曾国藩下定了斩草除根的决心,以免后患。至于是曾国荃的杀人如麻也是曾国藩教出来的。在安庆之战中,曾国荃将几千太平军俘虏全部杀死,心里也感到不安。曾国藩就给他写信,对他大加夸赞,免除他的心理愧疚。大家可想而知,有这样的统帅,湘军怎么会不残暴。残暴的人最害怕的就是报复。当湘军在三河大败之后,也被陈玉成俘虏了一部分人。陈玉成将这些人编入自己的队伍,谁知道他们组织了兵变,让陈玉成死伤不少。陈玉成一怒之下,将这些湘军俘虏全部杀死。湘军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手上的血债,所以在作战中没有了退路,只得以死相拼。这样一来他们的恐惧感就需要发泄才行。湘军一般在攻城时都会颁布命令,攻下城池后允许军队进行烧杀掳掠。一方面是让士兵得到好处,另一方面实际上就是让士兵发泄自己的恐惧感。这样残暴的事情自然层出不穷,无法禁止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