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孟子的学说要点

孟子的学说要点

发表时间:2024-08-18 18:20:30 来源:网友投稿

“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A、主张尊王贱霸,实行王道。 王道和霸道:王道——以德服人“以德行仁者王”。霸道——以力服人 B、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提出了“养浩然之气”的命题,这一命题成为儒家修身思想的基本内容。这个浩然之气,指的是一种道德的精神状态。它是孟子所阐述的人格标准,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一种人格精神。 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