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分子,质子,电子,量子,粒子有什么区别
1、大小不一样原子:指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
分子:是由组成的原子按照一定的键合顺序和空间排列而结合在一起的整体,这种键合顺序和空间排列关系称为分子结构。质子:质子(proton)是一种带 1.6 × 10-19库仑(C)正电荷的亚原子粒子,电子:最早发现的基本粒子。量子: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则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并把最小单位称为量子。粒子:是指能够以自由状态存在的最小物质组成部分。
2、组成不一样原子: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子由原子构成,原子通过一定的作用力,以一定的次序和排列方式结合成分子。质子:质子属于重子类,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通过胶子在强相互作用下构成。电子:一切原子都由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围绕它运动的若干电子组成。量子:一个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粒子:不同的粒子,由不同组成。扩展资料:粒子发现历程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继而我们发现了光子,并认为“光子、电子、质子、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粒子,所以把它们叫“基本粒子 ”。19世纪末都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发现了电子、质子和中子后,许多人认为光子和它们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逐渐发现了数以百计的不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新粒子;又发现质子、中子等本身也有自己的复杂的结构。从20世纪后半期起,就将“基本”二字去掉,统称为粒子。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在对宇宙射线的研究中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粒子。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37年发现了 μ 子;1947年发现了K介子和 介子;后来还发现了一些粒子,质量比质子的质量大,叫做超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质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量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粒子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