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把握好尺度、温度和限度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把握好尺度、温度和限度技巧如下:
1、师生尺度上远近要适度: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隐秘的世界。
作为班主任只有走近学生,和他们平等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理想和困难,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生工作。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班主任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课余很少与学生在一起。他们认为要有意识地与学生拉开较远的距离,让学生吃不准摸不透,这样做老师才有威严,学生才好管。另一种情况是,有些班主任和学生不分彼此,随意开玩笑,甚至打打闹闹,即使学生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也不去批评指正。事实上距离太远或太近同样不利于看清事物的真相。
2、爱生表现上冷热温度要适度:小树要茁壮成长,既需要阳光照射,也需要雨水浇灌。作为班主任我们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刻苦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于是我们满腔热情地说教,有时甚至恨不能自己代替学生学习。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一些学生并不领情。相反他们还不听话、叛逆、厌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学生的爱给得太直接、太热烈,使学生“烤”得难受。如果对学生的爱表现得适度一些、给得技巧一些,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我们用不着总拖着或推着学生跑,而应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3、管理权限上管放要适度:在班级工作中,管理是一种手段,养成学生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才是目的。班级管理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应有管有放,两者缺一不可。是否能处理好“管”和“放”的关系,是班级管理成败的关键。有些班主任自己唱独角戏,无所不管,剥夺了班干部应有的机会和权利,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只管不放。另一种情况是,完全让学生“自主”管理,总不见班主任的身影,只放不管。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前者会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不足,不利于调动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还会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惫不堪。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