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心发展的概念.如何理解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之间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章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说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主要考点为对规律的理解和教育启示。
在本文中将结合常见的考题,带领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备考有一定的帮助。首先我们在学习身心发展这个概念时,要明确,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人的发展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但人在发展过程中是遵循着一定规律的,我们把个体的身心发展一般规律总结为五大规律,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I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有两个最值得我们去注意的方面就是,身心发展的顺序是不可跨越、不可逆的,一定是按照顺序一步步进行的。给我们的教学启示就是要循序渐进,教学启示这里也有一些考点考察相反方向,如陵节而施违反了顺序性。II阶段性,人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又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诊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相对于顺序性来比较,顺序性更强调的是一个连续不断发展的过程,而阶段性更多的带有针对性,更多强调的是某一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或总体任务。给我们教学启示就是不能搞“一刀切”。III不平衡性,一般指两方面内容,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不平衡的中心思想其实就在于人的一生之中,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要抓住关键期。关键期这个概念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的,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所以关键期又被称为敏感期。IV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身体方面互补一般就考察身体有某些残缺的人,比如盲人的听力特别灵敏,而生理和心理之间的互补,一般是指虽然身体有残缺,但意志特别坚强,身残志坚,比如霍金、张海迪、海伦凯勒都算是身心互补的代表。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要结合实际,扬长避短。V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在不同层次上都存在,既有群体间的差异,比如性别差异,也有个体间的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每个人有不同身心发展的特点都不相同,有些聪明早慧、有些大器晚成。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要做到因材施教。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