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为什么古代诗人都执着于仕途

为什么古代诗人都执着于仕途

发表时间:2024-08-18 20:32:55 来源:网友投稿

不是诗人执着于仕途,而是执着于仕途造就了诗人。

准备科举考试要看很多书,恰好成就了文人们深厚的历史文学功底。古代有科举考试,人们读书考试写文章,也发展了文学。文人雅士们聚到一起自然要舞文弄墨,吟诗作对。其实仕途得意的往往不会选择成为诗人。在传统社会(小农经济+皇权专制)中,士大夫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等级,他们掌握着巨大的政治权力,决定了社会的财富分配,所以成为众人敬仰的等级,这样的诱惑对于读书人尤为突出。十年寒窗苦读,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是暮登天子堂,美其名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为获取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在这个选拔的过程中,总有人选上有人选不上,选上的加官进爵,成为官僚体系中的一颗螺丝钉,整日忙碌在公务员生活中,哪有什么时间、精力去成为诗人古代人读书都是为了中科举当官,写诗是抒发自己的心情,是次要的,李白杜甫都是仕途不顺的人,心情郁闷用写诗来抒怀,要是仕途顺利,当官忙也忙死,哪有功夫写诗。思想太有己见了,而不受八股文的束缚,用已知的人的局部认识去应对全面的复杂的未知的环境,太困难了。他们是人类主观追求和自然矛盾的牺牲品。他们是可悲可敬的。在追求人类内在心灵之美的斗争中,他们是先驱,是人类灵魂的悸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