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等差数列的意思概念介绍
等差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你对等差数列了解多少呢 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什么是等差数列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什么是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例如:
1、,3,5,7,92n-1。 通项公式为:an=a1+(n-1)*d。首项a1=1,公差d=2。 前n项和公式为:Sn=a1*n+[n*(n-1)*d]/2或Sn=[n*(a1+an)]/2。 注意:以上n均属于正整数。等差中项等差中项即等差数列头尾两项的和的一半。但求等差中项不一定要知道头尾两项。 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当A(m),A(r),A(n)成等差数列时。 A(m)+A(n)=2A(r),所以A(r)为A(m),A(n)的等差中项,且为数列的平均数。并且可以推知n+m=2r。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n-m)*d,(类似p(n)=p(m)+(n-m)*b(1),相当容易证明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应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到等差数列如:在给各种产品的尺寸划分级别时,当其中的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相差不大时,常按等差数列进行分级。 若为等差数列,且有a(n)=m,a(m)=n。则a(m+n)=0。 其实,中国古代南北朝的张丘建早已在《张丘建算经》提到等差数列了: 今有女子不善织布,逐日所织的布以同数递减,初日织五尺,末一日织一尺,计织三十日,问共织几何书中的解法是:并初、末日织布数,半之,余以乘织讫日数,即得。 这相当于给出了S(n)=(a(1)+a(n))/2*n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1)数列为等差数列的重要条件是:数列的前n项和S 可以写成S = an^2 + bn的形式(其中a、b为常数). (2)在等差数列中,当项数为2n (n N+)时,S偶-S奇 = nd,S奇S偶=ana(n+1);当项数为(2n-1)(n N+)时,S奇S偶=a(中),S奇-S偶=项数*a(中) ,S奇S偶 =n(n-1). (3)若数列为等差数列,则Sn,S2n -Sn ,S3n -S2n,仍然成等差数列,公差为n^2d . (4)若数列{an}与{bn}均为等差数列,且前n项和分别是Sn和Tn,则am/bm=S2m-1/T2m-1。
(5)在等差数列中,S = a,S = b (n>m),则S = (a-b). (6)等差数列中, 是n的一次函数,且点(n, )均在直线y = x + (a - )上. (7)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 .①若a >0,公差d<0,则当a ≥0且an+1≤0时,S 最大;②若a <0 ,公差d>0,则当a ≤0且an+1≥0时,S 最小. (8)若等差数列S(p)=q,S(q)=p,则S(p+q)=-(p+q) r次等差数列 为什么等差数列的学习中,对公差和首项特别的关注,因为公差和首项可以作为等差数列一切变化的切入点。当我们有更好的切入点后,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抛弃公差和首项。 假设一个基En(x)=[1,x,x^2,。。。,x^k],转换矩阵A为k+1阶方阵,b=[b0,b1,b2,。。。,bk]。b同En的长度一样(k+1)。b'表示b的转置。当k=1时,我们可以称为一次数列。k=r时,我们可以称为r次数列。(x,k只能取自然数) p(x)=En(x)*b' s(x)=x*En(x)*A*b' m+n=p+q(m、n、p、qN*)则am+an=ap+aq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