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孩为何不能成为正常人
首先“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而人脑又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它的原材料来自客观外界,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所以这种社会环境倘若从小丧失了,人类特有的习性、他的智力和才能就发展不了,一如“狼孩”刚被发现时那样:有嘴不会说话,有脑不会思维,人和野兽的区别也混灭了。其次“狼孩”的事例说明了儿童时期在人类身心发育上的重要性。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例如仅就脑的重量而言,新生儿平均约390克,9个月的婴儿脑重560克,2.5岁到3岁的儿童脑重增至900~1011克,7岁儿童约为1280克,而成年人的脑重平均约1400克。这说明在社会环境作用下,儿童的脑获得了迅速发展。正是在儿童时期,逐步学会了直立和说话,学会用脑思维,为以后智力和才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狼孩”由于在动物中长大,错过了这种社会实践的机会,这就使她们的智力水平远远比不上同年岁的正常儿童。再次正如个体发育史是它的种系发展史简短的重演一样,人类幼儿智力的成长过程也反映了从猿到人漫长历程中人的智力的发展历史。由于缺乏社会实践活动,“狼孩”未能学会直立,不得不用四肢爬行,使得她们的发言器官——喉头和声带的运用受到阻碍,发不出音节分明的语言。更重要的是由于脱离人类社会,印度“狼孩”自然不会有产生语言的需要。
另外她们总是四肢爬行,面部朝下,只得从下方摄取印象,不可能使头脑获得较其他四脚动物更多的印象,这一切根本地阻滞了她们智力的发展。“狼孩”的事例从反面深刻地反映了,人类起源过程中如果没有直立行走和语言的形成,人类祖先就不可能实现由猿到人的转变,而直立行走和语言的形成却又离不开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所以狼孩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没有劳动,也就没有可能实现从猿到人的转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