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何为言语行为

何为言语行为

发表时间:2024-08-18 21:09:23 来源:网友投稿

言语行为三分说 根据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当人们说出每句话时,不管其是否含有行为动词,都包括有“说”的成分和“做”的成分,而且所说的话还会对听话人产生某种效果。

也就是说人们在说出话语的同时实施了三种不同的行为,即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言内行为即说话活动,是一种发声行为,其内容可以是句子、短语、单词等,以表达某种概念或意义。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实施的一种行为,它涉及说话者的意图,如断定、疑问、命令、描写、解释、道歉、感谢等。言后行为指话语在听话者身上产生的效果,如使某人生气,成功地劝说某人作某事等。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三种不同的言语行为是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假设在一寒冷天气的晚上,约翰正准备外出,母亲对他说:“John,it's very cold outside.”母亲说出这句话的本身(即按英语的要求,把声音组成词,把词组成句,并用正确的语调说出来)是言内行为;母亲说出这句话的意图是要约翰穿了大衣再外出,这是言外行为;约翰听了母亲的话,穿了大衣再外出,这是言后行为。从对上面这个例子的说明来看,言内行为分析的是说话人通过语句所表达的字面意义即言内之意,言外行为分析的是说话人透过字面意义所隐含的真正用意即言外之意,言后行为分析的是说话人的用意被听话人所理解并产生效果即言后之果。奥斯汀认为言内行为有时候可以同时是或者本身就是言外行为。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说话者是直接将自己的意图表现出来的时候。这种表达方式人们也称之为直接表达法,如用order来表示“命令”,用sugg est来表达“建议”等。直接表达法还包括用按照语义分类的句子类型来直接表达自己的意图,如用陈述句表示“陈述”,用疑问句表示“询问”,用祈使句表示“命令”等。但是在言语行为中,言内行为和言外行为有时又是不同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间接表达法。间接表达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不用行为动词来直接表达讲话人的意图,而是采用别的办法来表示歉意、命令、建议等。例如不用“I order you to go out.”而用“You are not welcome here.”二是用一种句子类型来表达通常是由属于另一种句子类型来表达的意思,例如,用疑问句不是表示“询问”,而是表示“请求”、“邀请”等。如:

(1)Could you tell me where the nearest post office is?(2)Would you come to join us at the party?在一言语行为中,言内行为和言外行为是否等同,往往视语境而定。也就是说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的意思是通过直接的方式还是间接的方式来表达的,听话者需根据具体的语境才能判断出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