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中国历史上的伯爵都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的伯爵都有哪些

发表时间:2024-08-18 21:55:57 来源:网友投稿

王爵:通常非皇子宗亲不封王,分为一个字的亲王(如齐王)、两个字的郡王(如广平王)。

非常时期有大功之臣,最高可封郡王,如唐朝郭子仪封汾阳王;或者死后追封(追赠)郡王,如岳飞死后追封鄂王。臣民称呼“x王殿下”。公爵:唐朝时分为国公、郡公、县公,国公以国为封号,如程知节(程咬金)就封爵卢国公(卢国是春秋时期山东一带的诸侯国),郡公、县公以郡/县名字为封号,如修武县公,有时还在封号前面加“开国”二字。宋、明时统一封国公。下级以封号相称。侯爵:秦汉时分为关内侯、亭侯,卫青的爵位长平侯就是关内侯,《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就是亭侯。隋唐之后又有县侯、乡侯,同样以行政区划为封号,下级以封号相称。伯爵:同样以县、乡为封号,有时也比较随意,如大汉奸吴三桂的平西伯。同样是封号相称。子爵/男爵也是以县/乡为封地/封号,称呼亦同例。注:除王爵外,其他爵位都有世袭、降等世袭、非世袭三种情况。世袭就是长子(世子)继承父亲的原爵位,老子是国公,死了,儿子继承,仍然是国公。降等世袭就是老子是国公,死了,儿子继承时降为郡公/县公。非世袭就是老子是县男,死了,就没有爵位了,儿子什么也不是。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