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县的高句丽族的起源与成立
史书中多记载高句丽为扶余别种。
论语疏云:“东有九夷:一玄菟,二乐浪,三高骊,四满饰(有人说是满族人最早的名称),五凫臾(扶余),六索家,八倭人,九天鄙。”)。高句丽可能出自扶余族居住东北地区的某一支。扶余四出道中(东部)有马加部,是个以马为图腾的氏族,高句丽可能是马加人的后裔。汉武帝元封年间(前110年),曾在高句丽分布地区置高句丽县,隶玄菟郡。高句丽建国后,仍隶属汉玄菟郡管辖。中国史学界更多认为高句丽以扶余等民族为中心建国,属于中国东北的古代民族国家。高句丽人其实是在高句丽县中发展的民族(主体是沸流国的高夷)融入貊人,濊人,一部分扶余人,朱蒙未出现在卒本前,沸流的消奴部是高句丽族头人(松让在见朱蒙时指自己累世为王),后松让与朱蒙斗,不胜,让位朱蒙,高句丽人在桂娄部之下建国。高句丽源出扶余是指朱蒙一族来自金蛙王。高句丽有五部:桂娄部称黄部,内部是高句丽王族,消奴部是以前沸流国王松让领那一部,绝奴部来自扶余,桓那与贯奴是沸流中分出的。卒本与沸流的土著才是高句丽人的主流,朱蒙只是带了一部分扶余人走了,《三国志·魏书·东夷传》 :“汉武帝元封二年,伐朝鲜,杀满孙右渠,分其地为四郡,以沃沮城为玄菟郡。”《三国志》提到玄菟郡后来“徙郡句丽西北,今所谓玄菟故府是也,沃沮还属乐浪”,“昭帝始元五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真番郡并入玄菟郡之后,玄菟郡才包括真番人,沃沮人和句丽人。玄菟郡所辖句丽见于史书记载远早于朱蒙所部南迁,句丽并不是指朱蒙所部,与后来的高句丽族也不是同一民族。《汉书·地理志》高句骊县注引应劭,认为高句丽县是“故句骊胡”,而高句丽由于在大武神王时代,高句丽为汉朝对扶余作战有功,在公元前37年(西汉建昭二年)被册封为高句丽王。故而高句丽国名晚于句骊胡 和高句丽县出现。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