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出20个出自《论语》的成语
博文约礼【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发愤忘食【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斐然成章【解释】: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出自】:《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诲人不倦【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释】: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出自】:《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举一反三【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良师益友【解释】: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敏而好学【解释】: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三复斯言【解释】: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出自】:《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升堂入室【解释】: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出自】:《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述而不作【解释】: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出自】:《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温故知新【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学而优则仕【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循序渐进【解释】: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循循善诱【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一以贯之【解释】: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温故知新【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学而优则仕【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循序渐进【解释】: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循循善诱【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一以贯之【解释】: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