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要素课程说的创立者是

要素课程说的创立者是

发表时间:2024-08-18 22:52:04 来源:网友投稿

要素课程说的创立者是介绍如下:要素课程说的创立者是斯宾塞。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是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一个流派,又称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与进步主义教育对立。要素主义课程论的产生源于对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儿童中心”课程的反思。该理论流派认为,儿童中心的课程难以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而教育和课程应当将人类文化要素传授给下一代。简言之课程应当以文化要素为基础,而不是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所以要素主义课程论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重视传统的学科课程。

1、教学内容应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2.课程内容主张选择共同、不变的“文化要素3、强调接受教学,认为教学即心智的训练,教师是教育的中心,学生要服从教师的指导。拓展:广义上看,课程是一种教育性经验,是对主体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狭义上,课程专指学校场域中存在和生成的有助于学生积极健康发展的教育性因素以及学生获得的教育性经验。“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 》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以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但这里课程的含义与我们通常说的课程的意思相差甚远。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也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其意思指功课及其进程。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所以称为“学程”更为准确。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解放以后由于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到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一词很少出现。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