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明代太原镇的长城构筑范围及作用是什么

明代太原镇的长城构筑范围及作用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8-19 08:35:28 来源:网友投稿

太原镇(也称偏关镇),由太原总兵驻扎,所以也叫太原镇或山西镇。

偏关镇管辖和守卫的长城正面较小,仅东起老营堡,西至保德州东北黄河东岸,共长127公里。是黄河河套折而向南处,东岸丫角山(老营堡北)至黄河东岸有一段较宽的河谷,偏关镇的任务就是守住这一段河谷;黄河是山西、陕西的分界线,所以也就必须保障接合部。由于河谷地形平坦,瓦剌,鞑靼往往从阴山由此侵入内地,河套弃守后,入侵更为频繁。为此特将太原镇镇治设在偏关,来负责堵塞这一易遭入侵的地段。偏关共有四道边墙:大边在老营堡、红门堡、水泉营堡、老牛湾沿黄河岸向南,距偏关60公里;二边距偏关20公里;三边距偏关15公里;四边在关北1公里处,均用石块砌筑,特别坚固。偏关以南还筑有营堡,直到八角所(偏关东南)、保德州一带,形成坚固的大纵深防御。辖区内有镇西卫和老营堡、偏头关、八角等所。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